《姑苏寻梦》
“晓舟同志”是我的铁杆博友。
他江苏人氏,比我小一岁,我一直称他为“兄弟”。他也大小有序,礼数有加,时不时“兄长”长“兄长”短的。我和他虽未曾谋面,也没通过电话,可时日一长,竟然觉得就是兄弟般的朋友了。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侠肝义胆的男人,所以,我就想,假使有一天我们一见面,说不定会用老派的拱手礼相迎,之后,再落座在某个湖边的酒肆里抽烟喝酒。抽烟,烟不在好坏;喝酒,酒不一定是名酒,相近相似的成长背景,心照不宣的文化认同,当可以以烟酒当歌,一醉方休的。
认识他也是缘于他的才情。四年前,在新浪首页里,经常能看到“晓舟同志”的时评文章,那时,我也热衷于捣鼓一些近似牢骚的文字,我和他算是经常彼此呼应的朋党了,对他自然也就特别的关注了。去年,我寓居惠州时,在博客里知道他出版了一本《姑苏寻梦》的散文集,于是冒昧地索了一本。这时我才知道他的本名叫“周亚峰”,晓舟是他用的笔名。一看这大名,突然笑了。一个浩气荡荡的人,居然也是虚怀如谷啊!在这个人人争锋的时代,谁都想做巨子、当寡头,他居然甘于其”亚“。
亚,是谦卑,是和善。亚,是一种闲看风云际会的超然,一种淡看名利的胸襟。
准备读完他的《姑苏寻梦》后,写一则书评,既是学有所获的心得,也是兄弟情份的见证。同为喜好文字的草根一族,都不指望以文字立身,一个这等平凡的人,出一本作品集当有诸多的不容易。再说,他的思才,他的勤敏,他思维的诡异,我是自愧不如的。读,是一种学习,评,是一种自我的内化。既然是心仪已久的文字,读而不语,于他,是不恭敬;于我,是愧于内心。
讵料,《姑苏寻梦》不知所踪了。我很是遗憾,觉得愧对兄弟了。本想再索一本,却又难以启齿,怕晓舟兄弟由此觉得我轻慢了他的文字和我们的兄弟情份。直到今年国庆节,朋友说,他把《姑苏寻梦》顺走了,是《姑苏寻梦》让他又燃起了久违的文学梦。原来,真正的文字不仅丢失不了,还可以感化于芸芸众生。
《姑苏寻梦》的失而复得让这段文字得以再生。
方金明博客链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216113460
链接:周亚峰文集
评论区
已有0条评论(点击查看)